植物、動物,包括人類都是有壽命的,公司、企業也是有壽命的,規模效應導致的超線性指數增長影響了壽命的長短,增長注定了生而有終。唯獨城市是可以“永存”的——構成城市的不是人、建筑、道路,更不是經濟與財富,而是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系”——這些“關系”互融互生,促成城市結構不斷發展演化,從而使得城市“永存”。


----杰弗里?韋斯特,《規模》一書的作者




4月底,公募REITs試行,一個隸屬于投資性不動產的全新時代開啟,而首批試點是從基礎設施開始。


有意思的是,在這其中產業園區被歸為“基礎設施”的范疇。


事實上,對于城市而言,產業發展是城市的動力,對于大部分以第二產業為重的城市而言,產業園區就是城市發展的“基礎設施”,跟老基建的水務、橋梁、高鐵、新基建的通訊塔、數據中心一樣,都是城市賴以運行的骨架。


與20年前甚至10年前相比,城市最終要的能力已經不是產業招商能力,而是產業運營能力??梢钥吹剑陙碓诨ヂ摼W大潮中崛起的城市,都是通過一個或多個明星企業和產業集群形成城市競爭力,而那些長期以“招商”思維運營的城市正在面臨無商可招的尷尬境地。


隨著城市發展半徑的擴容,曾經人們印象中的產業園區走進了人們生活的范圍,但在早期的工業園區規劃建設中,以基礎設施投資和招商引資為重點的偏駁致使園區忽略了生活與生態的基本功能,導致產業發展與城市發展相對割裂


而當產業園區不斷縮小與城市的距離、在此辦公的人們不斷產生新的需求時,這種割裂就成為了產業園區發展的最大障礙,與城市的融合也就慢慢呼之欲出。


與商業一樣,如今的產業園區從前期規劃設計到后期管理,都需要運營思維來主導。


隨著城市城市發展半徑的不斷擴容與人們對辦公與生活需求的水漲船高,傳統的產業園區逐漸被時代淘汰,新興的產業園區則被賦予了新的使命,即融合產業與城市的發展,既要讓園區融入城市生活,又要讓園區成為城市生態的一部分。


無論是功能構成、交通組織,還是開發手段、互動行為,“融合”于產業園區而言,核心就是要將園區設計的方方面面作為城市的一部分進行整體打造,兼容生活與生態的相互聯系,相互影響


我們選取了一些國內外的優秀產業園區案例,解讀產業融入城市生活與生態的構建法則。




所有產業園區的核心都是人,衣食住行是人們生活的必須,于是,一些集大成的產業園區就將生活的方方面面,城市生活的一切功能集于一處,將產業反映的空間形態與城市的各個層面融合起來,打造社區化的產業園


準確來說,產業社區是以產業為基礎,融入城市生活等功能,產業要素與城市協同發展的新型產業集聚區的新型概念


它相對于傳統產業園區來說,打破了地理邊界,空間更開放、企業生態更多元、社群交流更活躍,可以說,產業社區是產業園區的3.0時代。





新加坡產業園區的發展十分注重與城市功能的融合,園區除了要配備復合配套,還要兼具整個城市發展的生活功能。在產業社群的打造上,我們以新加坡產業園區為例。


2000年,新加坡政府提出集“工作、學習、生活、休閑于一體”的活力社群概念,發展人才、創新密集型產業,決定建設“緯壹科技城”。

17年以來,“緯壹科技城”成了新加坡名副其實的“硅谷”——有近4.7萬名員工在這里工作,有超過400家領先企業和環球機構,超過700家起步公司、16個公共研究機構,以及五所企業大學或學院。其中包括英國最大制藥公司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簡稱GSK)在亞洲的新總部和首個全球學習中心、寶潔公司(Procter & Gamble)的霸級創新中心、美國希捷(Seagate)專注開發移動儲存設備的新設計中心,以及盧卡斯電影公司(Lucas film)等。




“緯壹科技城”是如何為自己打上活力社群的標簽呢?


首先,項目在選址上,就注重兼容周邊的城市功能:毗鄰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理工學院等研究機構,而國家教育部、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和南洋理工大學孔子學院也在項目區域范圍內。 




其次,在規劃上,緯壹科技城產業與生活兩手一起抓。“緯壹科技城”共計兩平方公里的園區內既有研發區,也有公共服務、教育、公寓、商業等其他配套設施,致力于把園區打造成為一個綜合社區。 


甚至不僅在整體規劃,每一棟建筑都是一個社區。例如作為啟動項目的啟匯城,建筑總高20多層,不僅綜合了研究機構、科技企業,還設有居住公寓、科技孵化、零售與休閑等配套設施,另外新加坡科技研究局、若干政府服務部門也設在其中,在建筑地下層還開設地鐵站,整棟建筑充分體現了綜合創新社區的建設理念,吸引了眾多國際一流研發機構落戶。 






園區用地上,13%的產業、24%的居住用地與33%的公共設施以及30%的混合用地和預留,讓緯壹科技城產業實打實的脫離了以產業為主的園區的傳統模式,從而進入了多功能集成的大型社區,承載起人們辦公、居住與生活的方方面面。



1998年JTC在樟宜機場附近規劃新建樟宜商務園,園區占地面積71.07公頃,租期為30年。


該園區可以說是3.0時代產業園區的典型代表,以花園式的環境、便利的軌道交通、配套齊全的生活設施吸引了如IBM、Honeywell、Xilinx、華為、愛立信、花旗集團、DBS銀行、瑞銀、瑞士信貸、摩根大通、渣打銀行等眾多知名跨國企業的進駐。



不同于緯壹科技城從無到有的構建,樟宜商務園本身就毗鄰成熟的生活片區,園區位于樟宜機場附近,周邊分布成熟的居住社區、鄰里中心,生活設施非常方便;教育設施主要有新加坡理工大學,職業技術學校,能與園區行程良好的人才互動,城市配套主要有新加坡博覽中心,丹那美拉高爾夫球場、拉古納國家高爾夫球場和鄉村俱樂部。



基于成熟的周邊配套,園區采用功能混合型園區發展模式,在功能構建上主要包括商業+金融+辦公+酒店+居住,其中園區配套的構成情況大致為:商業51%,酒店居住28%,商業服務約21%。


在樟宜商務園,商業面積的占比已大大超越產業面積,這里成為了以商業驅動產業發展的混合型社區,加之周邊充足的居住人口,與其說樟宜商務園是產業園區,不如說它是一個承載著煙火氣的商業生活中心。



通過新加坡產業社區,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產業社區的雙重屬性,即“產業”和“社區”。產業聚集了大量就業人才,是社區形成的基礎,而社區強化了對人才的吸引力,通過搭建產業主體和就業人才的社群平臺,打造生態、舒適的生活環境。



目前,國內的一些產業園區也開始探索向產業社區的轉型,比如天津的智慧山。


這個項目非常低調,但做得相當扎實。在這個20萬平米的科技園區聚集了國內知名數字傳媒、游戲動漫和文化創意的龍頭企業,常年保持95%以上的出租率。


近年來,智慧山開啟了一場融合產業與城市功能的更新之路。以“科技+文化+生活”為產業社區主張,打造藝術中心、數字雕塑廣場和山丘廣場,并引入星巴克、麥當勞、7-11、便利蜂、網易嚴選、莎莎、隱山料理等知名商業品牌,形成高新區區域科技白領、年輕精英和周邊家庭首選的生活消費目的地。


最大的亮點就是下面這個山丘廣場,

智慧山山丘廣場自2017年6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由36萬片竹片構成,是亞洲最大的竹結構戶外廣場。初次亮相,紀錄電影《內心引力》導演及主創一行現身千人觀影現場,與大家交流追尋夢想的故事,活動以“夢想”為主題,也象征著山丘廣場的城市定位,在鋼鐵叢林的世界里,為都市人提供一片安放靈魂與生活的空間,這里適合放下腳步,約會交友,看電影,讀讀書,喝杯咖啡,吹吹風,放空心靈。隨著活動的不斷豐富,山丘廣場已成為天津新的城市文化地標,為市民生活提供更加豐富的選擇。


總體而言,要打造優秀的產業社區,一些條件必不可少:


更為開放的空間。摒棄傳統園區封閉的發展理念,打破地理邊界,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


注重產業鏈的搭建、產業生態的形成。產業社區除了生產型企業,更強調產業鏈的上下游產業和產業生態的形成。比如,積極引入金融、商務服務、咨詢等相關企業,通過完善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以構建產業生態,發揮產業協同效應和聚集效應。


產業園區的多元功能。除生產功能外,園區還要兼具居住(人才公寓、住宅)、商業(零售、餐飲)、文化娛樂、體育休閑、景觀綠化等功能,為生產者提供宜居宜業的社區環境。


社群屬性突出。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產業發展、企業溝通、人才交流等提供技術支撐,形成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交織的網絡。


產業社區氛圍的營造。除了硬件設施的配備,產業社區應更重視社區的氛圍營造,與企業建立良好深層次互動,構建完善的服務體系并重視產業社區物理空間的設計、居住舒適度的打造等。


任何一個國家的經濟從第二產業到第三產業的發展進階中,都會孕育出一批批新興產業,而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數字技術、媒體傳播、文化創意等行業迅速崛起,作為產業的承載,文創產業園區應運而生,而一些優秀的文創產業園區,為了讓租戶更好的對話市場,開始用商業作為鏈接,深挖文化創意的商業價值,并漸漸讓產業園區成為人們的娛樂休閑生活的高地


在這方面,天津的智慧山在升級過程中非常強調“文化與科技”的融合。


一方面租戶中文化創意、數字傳媒企業比例相當高,業績效益在國家廣告產業園中名列前茅,也是國家科技文化創新試驗基地;


另一方面在日常運營中形成了獨特的文化社群運營的體系,每年50場展覽、演出和市集類活動,從詩歌節、藝術節、音樂會、到兒童戲劇展演,全年不停歇,在科技和互聯網圈擁有諸多忠粉,正逐漸成為具有全市吸引力的文青聚集之地。


當然,提到文化產業園區,臺灣是不可不說的。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今天的臺灣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已經近乎完美的將文化創意產業與商業融合,成為了臺灣旅游和市民休閑娛樂的新場所。


臺灣的文化創意園區在策劃、產業聚集、運營模式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尤其是,將文化產業的商業化,以盈利與客流均是NO.1的華山文創園為例,我們解讀臺灣文化創意園區獨到的商業運營法則。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是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在臺北所有的文創園區中,它雖不是面積最大,但卻是發展最早、營運最為成熟,同時也是人氣最旺的一處,究其原因,不外有三:


首先,打造話題,吸引流量。從商業角度出發,要盈利就必須要有客流,為了引起公眾的注意,園區先從硬件既建筑上創造話題,它的前身是創建于1914年的日本"芳釀社",曾是臺灣最大的制酒工廠之一,為了讓園區自帶流量,園區最大化保留了日治時期制酒產業建筑群,兼容不同時期、不同類型、不同構造風格,儼然一座產業建筑藝術博物館。


古舊建筑中不僅濃縮了臺灣近代制酒產業的輝煌歷史,更是珍藏著臺灣百姓的生活往事。得益于此,園區一經面市,就憑借原始建筑的話題,順利走了一波推廣營銷,打開市場聲音。


其次,產業,產業還是產業。在產業集群打造上,華山園區創意發力產業鏈條,將園區背后創意產業鏈的構建作為創意園區發展的核心,以保證和推動園區持續發展。園區除了囊括了廣告產業、設計產業、廣播電視業、出版產業、工藝產業和數字內容業等六大產業的企業以外,還兼容了多個特色店鋪,尤其是一些前店后場的店鋪,明明白白的演繹了一次產業與商業的融合。


最后,商業氛圍的極致化營造。園區在通過商業店鋪提供餐飲購物、休閑娛樂的同時,更通過舉辦展覽、講座、節慶等活動,提供藝術文化體驗,營造出滿足人們吃喝玩樂和慢生活的創意聚落。


同時,華山園區還努力營造全天候的商業氛圍。比如,周末假日園區門口大草原旁年輕人的創意市集,園區內“臺灣味”十足小吃自助餐廳和創意店鋪,明星工作室及其衍生的精品店,使華山園區全天候不停歇,白天和夜晚一樣充滿吸引力。



總體而言,為了實現效益與藝術的共存,華山園區的經營理念不以單純招商引資為目標,而是通過搭建創意平臺匯聚人流,吸引有效的商家進駐。創意采取"商家入駐與空間租賃"相結合的方式,在保證固定商家日常經營的同時,以藝術活動有效提升園區空間使用率,增加園區人氣活力。


除了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松山文創園也是大眾熟知另一個代表案例。松山文創園位于忠孝東路,鄰近臺灣建筑大師李祖原設計的臺北101大樓,松山文創園前身是始建于1937年的松山煙廠,占地6.6公頃,保留了完整的廠房、澡堂、育嬰堂、餐廳、庭院廣場和水塘。



2011年臺灣創意中心在這里主辦了世界設計大展獲得成功后,松山煙廠更名為松山文創園。松山文創園被定位為臺北原創基地,分為“創意實驗室”、“創意合作社”、“創意學院”、“創意櫥窗”四塊。


文創園除了保留原有建筑外,更邀請世界知名建筑師伊東豐雄操刀設計了這里的標志建筑——臺北文創大樓。文創大樓引入了臺灣文創名片誠品生活館,除此之外,里面還有電影院、藝術展演場所、創意小店,以及各種餐飲店。這是文創園產業落地的第一個著力點。



而第二個著力點就是讓文創走進大眾,文創園區有很多DIY課程和商店,都可供民眾親身參與產制,經常吸引大批人潮,這既讓文創成為了消費體驗,也成為了實體商店在網絡時代有別于在線購物的重要價值。


此外,園區在選擇入駐的藝術家和文創產業時,要做一個審批的過程,對方必須闡述他的想法,讓商業合作單位和設計師能夠結合起來,形成更大的推廣方向,并且要求他們必須要創新——有新觀念、新的展演模式、挑戰新的實驗方法,通過園區的整合性服務,未來成為可以推廣到世界各地的表演項目。




總而言之,松山文創園的成功在于不是單一的在做產業或是商業,而是著力于在文創產業中發掘商業的創新,讓原創成為產業核心,強調模式創新,著眼產業、文化、旅游和社區多功能的疊加,注重對地域文化的挖掘與傳承,將文創產業塑造成一個城市的靈魂。


對比我國另外一些地區的文創產業園,我們可以明顯感覺到文創文化渲染的不足,一方面,這些產業園只注重于產業的引進,沒有借助商業的力量吸引流量與關注,同時,也沒有給予產業一個展示自我的空間,缺少了與市場的互動,就意味著失去了不斷創新的原動力。


事實上,文化創意園區的運營重點不應僅限于如何引進產業,更應該關注的是如何激發創意及創新能量,使文創園區名副其實的成為具有鮮明文化形象、并以此為凝聚力,在引進來的同時更要注重走出去,融入周邊商業發展,實現工作、居住、休閑的多功能融合發展園區。



在上面的這些產業園在努力走入城市生活的同時,另一些產業園區正在以一己之力構建新的城市生態空間。


在人們的傳統認知中,城市經濟的發展始終離不開“生態”的犧牲,倫敦曾被稱為“霧都”,洛杉磯發生過光化學煙霧事件,熊本縣的水俁病事件也曾轟動世界。看起來,城市產業的發展難免會造成城市生態的缺失。


但是,日本產業園的發展恰恰打破了這一“認知”,在日本,工業園區既是一個高效率的生產基地,但更是一個宜居生態的大花園。


日本政府對工業園區的建設有很多的規定,而生態環境問題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在日本的法律文件中,要求所建設的每一個工業園區,其綠地面積必須留總面積數的20%;公路兩旁要留有一定面積的綠色緩沖帶;在建設1萬平方米以上工業園區時要設置一定面積的公園。


在嚴格保護生態的法律下,日本的每一個工業園區幾乎可以說都是一個大花園,一走進區內,滿眼都是綠樹紅花,一股清新之氣便會撲面而來。不少工業園區由于建在河流旁、山腳下,青山綠水相映,風光無限。每個園區都有一定面積的綠地,不少園區內還建有公園。


其中,最典型園區代表就是富士市工業園區。這個園區是1997年開始建設的,土地面積為1065畝,共有9家企業,年經營額390億日元。


園區內雖然有一家是化工企業,有一家是造紙企業,但調整池內的水依然清澈如故。區內有兩種綠地,一種是分布在廠區內由廠家自己綠化的綠地;還有一種是原先就有而在園區建設時保留下來的保留綠地。


為了與遠處的富士山景色和諧統一,園區的每個廠房都染成了墨綠色和青藍色,在青山綠水間,富士市工業園區很好的與周邊綠色環境相交融,真正實現了在自然間生產與辦公的理想。


同樣,在美國,一些引入矚目的公司產業園區也在讓自然生態走進辦公空間,比如,美國North Belt企業園區。


在這個占地94英畝的企業園區,整體的設計以環境為重心,既保留了原始自然空間的獨特性,又為在這里工作的人們提供一個舒適的辦公環境。


園區在建設時,不僅保留了周邊原始的森林冠層,還新種植了500余棵樹木,以擴大規模,并將其作為一道天然的“隔音”屏障。區域建筑環湖而建,并利用湖泊調節雨量,同時,園區沿湖岸打造濕地景觀,為野生動物創造自然棲息地。


木制棧道、濕地景觀、水系環繞、砂礫堤岸一系列不同于一般園區的自然造景,真切地讓在這里辦公的人們感受到了野外自然的氣息。與此同時,戶外的就餐與休息區,也成為了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對話的一方天地。


隨著時代的發展、新興產業的層出不窮、人口爆炸式的增長等諸多問題的襲來,傳統產業園已無法適應城市發展以及人居和環境越來越高的要求,因此生態產業園區開始成為世界產業園區發展領域的主題



綠色與自然走進產業園區,從城市發展層面而言,是產業的進步與城市生態的融合,從企業發展層面而言,更加綠色的辦公環境給予了員工一個“自然”呼吸的空間,緩解精神與壓力的所在,有利于人與人的連接,也有助于工作效率與企業效率的整體提升,更加深了園區與企業的粘性。


目前,國內的很多城市也開始注重對綠色生態產業園區的打造,一方面,我們需要借鑒日本的園區的建設經驗,把控好綠地面積與產業面積的占比,并盡可能實現廢棄資源的再利用,而另一方面,注重原始自然空間的保留,有效利用原有的自然,并以此為基礎營造自然生態空間,這既是一種保護,也是一種對生態與自然的尊重。


結語


伴隨著房地產市場的集體低迷、商業地產的整體遇冷,產業園區正在成為萬科、綠地、世茂、招商局、遠洋、中糧等各路地產大佬眼中的香餑餑。


各路資本的瘋狂入市,造成了產業園區進入門檻很低的假象,但其實不然,今日的產業園區早已不再是以前單一的辦公需求,由于產業園區的客戶往往是新興產業,想法更加突出,辦公要求多加多元,因此,相較于單純的寫字樓,產業園區的進入門檻更高,開發難度更大。


更為重要的是,作為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產業園區不僅要承載產業發展的功能,還有完成與城市多元功能的“融合”,成為能腳踏實地構建出一個實際所需的辦公中心,又能承載美好生活的多功能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