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集中推出26個面積在3至5平方公里的特色產業園區,定位“小而美”,瞄準科技前沿和產業高端,聚焦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航空航天、新材料、智能制造等六大關鍵領域核心環節,全力打造產業發展新高地。上海作為中國重要的節點城市,是長三角地區的樞紐,同時還是中國對外開放的窗口,在當前復雜國際形勢背景下,上海的制造業產業鏈梳理、再造和升級,非常關鍵。


澎湃新聞·智庫報告推出“科技城”系列第一季,追蹤調研上海26個特色園區,探尋上海產業創新升級的可能路徑。


數據來源:上海市經信委(時間截至2020年3月,后續園區土地供需或有變化,特此說明。)


對外人介紹自己時,郁文賢習慣遞上中國北斗產業技術創新西虹橋基地(下稱北斗西虹橋基地)首席科學家的名片。如果仔細問,他才會哈哈一笑,道出實情,其實他是北斗西虹橋基地這個特色園區的運營機構——民營企業上海西虹橋導航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長。


北斗西虹橋基地,是上海為數不多的民營特色產業園區,近年來北斗西虹橋基地成為國內技術綜合競爭力最強、產業鏈最完整、公共服務支撐平臺最完善的北斗第一園,甚至還被提煉出北斗西虹橋模式,做到這一地步,教授下海的郁文賢才敢放下負擔,對外認領基地老板的身份。(編注:郁文賢,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曾任上海交通大學信息技術與電氣工程研究院院長,長期從事融合導航定位等技術方向的前沿創新研究和產業應用推廣。)


目前園區引進培育了上海華測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測)、上海聯適導航技術有限公司(下稱聯適)、上海普適導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普適)、上海威固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威固)、上海海積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積)等核心技術企業。


其中華測是園區孵化的上市公司,另外還有多家企業沖刺科創板。


民營園區的來由


北斗西虹橋基地來歷有一番故事,請看一則舊聞。


“2012822日,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上海市青浦區人民政府、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在京舉行北斗導航位置服務技術創新西虹橋基地發展規劃評審會。北斗星導航位置服務技術創新西虹橋基地位于西虹橋商務區總部基地。不久前,上海市人民政府與解放軍總參謀部簽署深化北斗產業領域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集研發設計、應用推廣功能為一體的北斗項目基地最終落戶西虹橋。


這篇報道還稱,該園區的目標是2013-2015年在中國北斗星導航位置服務技術和產業服務領域形成一支200人左右的國家級創新團隊,在位置服務關鍵技術研究上取得突破,催生3-5個在國際上有重大影響力的北斗星導航位置服務龍頭企業,到2020年達到60億元產值。


長不到500米,寬不到200米的北斗西虹橋基地,座落在上海西郊,距離徐涇東地鐵站兩三公里,虹橋機場四五公里處,這里河道縱橫,別墅密布。


郁文賢介紹,2011年上海市推進北斗產業時表態,上海各區有條件的都可以參與這個項目。楊浦、青浦、閔行都被列入上海市衛星導航協調小組,在行政上打通了開設園區的通道,同時有幾個北斗項目開始競爭。


當時開設園區有兩個模式,一是已有的物業轉變用途改造為北斗產業園;二是拿地建設,從頭建設一個新園。


拿地開發顯然更吸引人,當時也有人愿意投資,但是這個模式比較慢。產業園競爭中,一定要在特定的窗口期做起來,不然就沒有多少機會。郁文賢說,必須要在最短的時間,做出規模,做出品牌,那只有就地取材,趕緊把產業做起來才是關鍵。


決定要做后,青浦區效率非常高,他們把一家培訓中心收購過來,當時這里只有一棟樓,1.3萬平方米的建筑面積,經過規整裝修,青浦區要求園區在2013年最后一天開園。2013年底,華測等11家企業拿鑰匙,次年3、4月份企業搬遷入駐。2014年一年這棟樓就滿員了,產值2個多億,2015年產值翻番。目前北斗西虹橋基地的產值達到30多億,現在每年有40%的增長。


前幾年很多人問園區的營業性質,我不好意思說,一直只對外講我是園區的首席科學家,一個大學教授怎么能開公司呢?,F在政府出臺政策,鼓勵高校老師創業。我可以講我是這個園區公司的董事長了。郁文賢總結,這個園區之所以能發展起來,關鍵在于機制靈活,大家發揮所長。在開設園區之初,郁文賢希望政府參股,公司就等同相當于國企,這樣園區招商等各方面辦事方便。


但是政府參股會很麻煩,一是立項要評估申報,要國資委審核;二是將來國資退出也要審核。還有重要的因素是政府對北斗導航細分產業領域不熟悉,所以政府決定不入股,他們盡量給予支持,蓋樓、給政策,園區運營還是要郁文賢牽頭成立專門的公司來專業化地做。


不過,政府一邊給予大力支持,一邊也明確要求郁文賢必須全力投入,不能交由其他人打理。


事后郁文賢反思,政府通過市場化手段推動園區建設是個好辦法,這樣才能讓我用上所有的資源,把能力、精力使用到極致。


但是畢竟是民營企業,盈利是第一位的,對此郁文賢表示,培育產業和掙快錢不一樣,需要逐步培育。慢慢來,十年內我們能夠掙錢就行。


產業動向


和全球定位系統GPS相比,北斗系統晚了大約二十年才起步。目前,GPS在民用市場占有壟斷地位,北斗系統通過增強實現了厘米級的定位精度,未來高精度將賦能全社會,將逐步打破GPS一家獨大的局面。


但是目前北斗市場體量不大。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發布2020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該文件顯示,2019年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3450億元(人民幣,下同),較2018年增長14.4%。白皮書還表示,受多重客觀因素影響,核心產值增速明顯放緩。


棲身園區的華測導航和海積信息,是北斗西虹橋基地規模較大、技術較先進的企業。華測是中國首次到達南極內陸最高點的國產GNSS(導航衛星系統)品牌,多次承研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原總裝備部重大項目,推出了國內第一款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測量型GNSS接收機,2020年,珠峰高度測量使用的就是這套設備。


華測總裁樸東國介紹,北斗系統監測精度可以精確到厘米級別。華測目前主要從事測繪業務,衛星測繪用途很廣,從防范自然災害,到監測工程項目都需要高精度測繪數據。華測是園區內龍頭企業,每年增速30%,目前主要專注于測繪方面,譬如建筑測繪,道路、河道。


海積信息成立于2011年,主攻天線市場,海積信息CEO吉青表示,天線市場并不大,中國一年采購才幾個億。北斗導航的主要硬件是基帶芯片、射頻芯片,以及天線。芯片門檻比較高,有技術門檻、資金門檻。目前海積信息可研制厘米級的高精度板卡、天線等核心器件、高精終端及部分行業系統解決方案,年營業額近1億元。


海積信息市場總監殷年吉表示,由于星鏈等新業態的出現,隨著技術的成熟,原來只要低精度就能滿足的需求,出現了高精度需求,高精度定位是北斗區別于GPS等其他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差異化服務之一。現在的汽車導航、手機定位、無人機自動巡航等應用只開發了精準時空需求的5%,還有95%基于精準時空的創新應用沒有被激發出來。這些不斷出現的新領域給海積提供了機會,海積有希望進入一些新的、附加值更高的領域。


郁文賢分析道,天線、芯片、板卡、地圖是產業鏈上游,目前市場只有百億級的空間。但如果延伸到下游,做軟硬件集成,市場可以放大10倍,達到千億規模;如果再向外擴展,譬如像滴滴這樣的企業提供的數據應用服務,市場規模就可以擴大100倍。


殷年吉表示,園區對企業幫助很大,首先從產業布局和配套方面,從芯片到終端做了各種配套,使得園區業態和上下游比較聚集;更重要的是,由于園區帶有部分公益性,可以利用政府資源幫助企業申請各種扶持政策,譬如科研項目申報、組織申請課題,同時園區還通過上海衛星導航聯盟,牽頭去科委、發改委申請課題更為方便。在這方面,青浦區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只要園區和企業能夠申請到市級資金和課題,青浦區會給予一比一的配套,殷年吉表示,這種支持力度,除了青浦區,在上海其他區還沒有看到。


空間與績效


北斗西虹橋基地設立之后,青浦區政府給予非常優惠的租金政策。譬如前三年政府免租的政策,相應地,郁文賢在最早招商時也采取免租。據郁文賢他介紹,華測入駐之后第一年免租,第二年每平方米4毛錢,第三年每平方米6毛錢。除了免房租之外,初創企業還會有稅收獎勵等一系列優惠政策。


政府對北斗西虹橋基地的考核主要是稅收,郁文賢表示,企業發展和培育企業都很不容易,舉個例子,如果一個園區最初有10家企業,那么可能4家會破產,3家還在煎熬,有兩三家發展得不錯,就很好了。但企業都是園區的衣食父母,不能因為企業暫時業績不好,就搞騰籠換鳥。


由于西虹橋是虹橋商務區主城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長三角融合的門戶。北斗西虹橋基地坐落在這樣寸土寸金的核心區域,這給產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對北斗西虹橋基地運營管理者來說,即是無形的壓力,也是提升的動力。


目前園區內企業的租金與企業納稅多少相掛鉤,納稅越多租金越低。目前園區還剩7000平方米空間,但預計年底只剩2000平方米。


華測導航副總裁胡煒對澎湃新聞表示,由于園區空間受限,基地內已經無法支撐華測所需的載體空間,華測導航所需使用面積每3年要翻一倍,雖然華測在園區占了大部分空間,但是這里的空間還是不夠用。目前,華測已經在青浦區拿地,自建產業園區,到明年年底,華測將部分搬出北斗西虹橋基地。


為解決目前基地日漸局促的局面,一個面積兩倍于西虹橋基地的新北斗產業園今年將在青浦趙巷開建。


為提升上海導航產業技術創新能級,加強高精度衛星導航產業技術創新的協同布局,促進上海北斗導航產業集聚創新,同時為支援園區企業技術攻堅,園區需要一個功能型平臺。郁文賢稱,在2012年規劃中,就計劃成立功能型平臺,把全世界的人才吸引過來,為產業發展做支持。


園區對功能平臺要求很高,因此,這個功能平臺由園區與政府牽頭創立。這個平臺既要有公益性,也要有市場功能,所以必須也要有國企進來。目前,上海市北斗導航功能型平臺已于2019年正式落地園區。其中,政府占股36%,上海西虹橋導航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占股34%。


郁文賢介紹,上海市北斗導航功能型平臺三年建設任務預算是1.697億元,其中有1.297億元是政府投入,具體是上海市投入6000多萬元,青浦區配套6000多萬元。但三年后,這個平臺要具備自我造血功能。


最近市人大代表團來調研,認為我們這個功能型平臺相比其他平臺更為市場化,更靈活。 郁文賢說。


雖然是企業,但政府做大股東,最重要考核指標是行業公益性,不能和行業企業同質化競爭。


郁文賢坦承,作為一家企業,首要功能是公益性,還要在市場中自己找活路,有多方面的考驗。郁文賢最為擔心的是,企業愿不愿意把自己最在意的技術痛點講出來,因為只要這個公益性的技術平臺開發的技術,其他企業也可能獲得,而這種痛點技術往往又是企業的未來增長點,公布自己的未來技術方向于誰都會有顧忌。


郁文賢表示,園區目前已多種模式經營,以多樣化服務的方式助力園區潛力企業。園區給企業的服務要更上一層,為企業,尤其是技術力量薄弱的小微企業提供更為專業的服務,通過功能平臺,為企業提供更多的實驗室測試服務、場景服務。


據了解,北斗西虹橋基地已經走出上海,多點開花,目前已在煙臺設立煙臺北斗數字信息產業園區。郁文賢稱,北斗西虹橋基地計劃和新疆建設兵團合作簽約,把上海北斗產業輻射到新疆兵團下面14個市。北斗西虹橋基地和成都也展開合作,未來有可能會在成都設立產業園,因為四川、云南、西藏這些區域都需要大量的空間信息、遙感測量服務。


北斗西虹橋基地:


未來需促進技術與產業融合,推進自主創新和集成創新


一、園區基本特征


2013年,北斗西虹橋基地在上海正式開園,成為國內第一個正式運營服務的北斗產業園區。北斗西虹橋基地位于西虹橋商務區,占地 6.7 公頃,總建筑面積 7.4 萬平方米。


園區運營六年來,建筑面積翻了近六倍,入駐企業數近60家,注冊企業近200家?;卦S多項目在北斗導航領域實現了全產業鏈創新,提升了上海在衛星導航領域的創新競爭力與國際影響力,推動上海北斗導航領域的產業集聚,為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高精度導航位置服務技術創新中心和新興產業策源地奠定了重要基礎。


現階段,基地所形成的政府扶持、專業平臺支撐、縱向資源集聚、橫向跨界融合的西虹橋模式已成為特色化、專業化產業園區發展的樣板。


二、發展優勢


一是產業集聚優勢。按照產業化科學部署,北斗西虹橋基地通過打造招商宣傳平臺、運營服務平臺、企業服務平臺、孵化服務平臺、技術支持平臺和投融資服務平臺,目前已經集聚了大批北斗產業鏈各個環節的企業,如:專注于北斗高精度測繪領域的華測公司位于中游,生產天線和高精度板卡的海積公司、研制芯片的北伽公司位于上游,開發學生定位機、老人手機并提供服務的美迪索科和位盟公司位于下游,還有在無線室內定位、搜索救援及安防、智能掃地機器人等領域具擁有尖端技術的博冕、瀚界、物景等企業,形成了集聚效應并且共同發展。


二是技術創新優勢。園區成立伊始就規劃建立了導航與位置服務技術融合創新聯合實驗室(下稱聯合實驗室),引導園區企業與高校聯合開發前沿技術產品,產學研一體化發展,因此聯合實驗室引入了上海交通大學導航與位置服務重點實驗室、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中心、與國防科技大學超算研究院等重點研發機構,將這些研發機構的科技服務延伸至北斗西虹橋基地,圍繞產業鏈瓶頸技術,提供前沿設施與體驗服務。


三是區位優勢。在北斗西虹橋基地的名片上,西虹橋三字明確展示了園區的獨特區位——位于國際大都市上海的核心經濟圈,毗鄰大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周邊軌道交通2號、9號、10號、17號線直通CBD,G50、G15、崧澤、嘉閔兩條高架便捷出行。優越、獨特的地理位置、信息迅捷通暢、基礎設施發達,構成了北斗西虹橋園區吸引企業來此建設總部或分支機構的重要理由。


三、存在問題


一是園區助推企業成長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一方面,園區企業規模普遍偏小,行業集中度較低,整體競爭力有待進一步提升;另一方面,園區企業仍面臨科研資源共享難,專業人才缺乏瓶頸。如何通過資源重組,搭建更高能級的公共服務平臺,提升園區產業整體競爭力成為重要課題。


二是園區載體空間拓展的同時,如何在現園區和青浦趙巷園區間形成合力,需要精心謀劃和統籌。北斗西虹橋基地隱藏在位于高涇路上的別墅群里,長不到500米,寬不到200米。論園區面積,與張江、漕河涇那些產業園相比是一個袖珍園。現階段,隨著園區入駐企業不斷增加,產業發展空間載體不足、新增用地難度大。今年即將在青浦趙巷開建的新北斗產業園,盡管新園區面積是目前園區的兩倍,解決了未來一段時間內產業空間不足的問題。但兩個園區空間距離超過10公里,如何統籌協調兩個園區的資源,提升園區整體競爭力,需要深入思考與探索。


三是融資渠道有待進一步拓寬。園區基礎建設投資回收周期較長, 加之園區自身的造血功能尚未健全, 建設資金不足,融資渠道相對有限,導致園區的總體開發、配套建設速度相對緩慢。


四、未來發展建議


首先,進一步加強政府規劃和政策引導,引導各類資源通過市場向衛星導航產業鏈的關鍵環節和優勢環節配置,發揮北斗產業核心驅動力,促進北斗技術與產業的融合,推進自主創新和集成創新,探索位置服務新模式,培育應用市場新業態,實現北斗時空信息服務產業新的跨越式發展。


其次,進一步完善北斗產業的公共服務體系,以市場化運作、優質化服務的原則開辟基地、基金、實訓基地、創新聯盟模式,并建立一套能為行業骨干企業規?;?、產業化發展和創新型中小企業快速成長提供支持保障的公共服務體系,涵蓋聯合實驗室、科技攻關、科技成果轉化、產品檢測檢定、市場應用推廣、投融資服務、產權交易、行業動態信息服務、知識產權保護、人才服務、法律會計服務等綜合服務功能。


第三,大力推動產業升級,在招商引資環節,加強對于全球知名、技術含量高、研發能力強、具有較強競爭力的航空航天產業龍頭骨干企業的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