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研究 | 政治局學習的量子科技最全解讀
2020-10-26
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舉行第24次集體學習;一時間,“量子科技”在上周末刷屏各大媒體網站,成為討論風口。其實,自十九大以來,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共進行過24次集體學習,內容涉及黨建、法治、經濟、城鄉建設、國防、媒體、科技等
2017年12月8日,第2次集體學習主題是“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
2018年10月31日,第9次集體學習主題是“人工智能發展現狀和趨勢”
2019年10月24日,第18次集體學習主題是“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
1
量子科技是什么?
首先,什么是“量子”?
其次,什么是“量子力學”?
那么,“量子科技”又是什么呢?
2
量子計算:將顛覆摩爾定律,沖擊半導體行業發展
量子通信:實現量子保密通信,乃至構建量子互聯網
圖:“量子密鑰分發”和“量子隱形傳送”
來源:招商證券。
3
外部形勢:大國博弈、全球競爭,頗有當年“太空競賽”意味
2018月6月,白宮國家科技委員會(NSTC)成立量子信息科學子委員會; 2018年9月,量子信息科學子委員會發布《國家量子信息科學戰略概覽》; 2018年12月,美國通過《國家量子倡議法案》(NQIA); 2019年3月,白宮科技辦宣布成立白宮國家量子協調辦公室; 2020年2月,美國在2021年預算提案中,提議大幅增加量子信息科學研發開支,并在兩年內將量子信息科研的支出增加一倍至8.6億美元; 2020年2月,美國發布《美國量子網絡戰略遠景》,提出國家量子互聯網; 2020年7月,美國能源部公布“量子互聯網發展戰略藍圖”。
這架勢,給人感覺“沒完了”,頗有當年太空競賽意味。除美國以外,歐盟、英國、德國也都提出了各自在“量子科技”領域相應計劃:
2016年3月,歐盟發布《量子宣言》,計劃斥資10億歐元推動量子技術,計劃聚焦在量子通信、量子傳感器、量子模擬器和量子計算機4個領域;
2016年12月,英國發布《量子技術:時代機會》;
2018年11月,德國通過《量子技術:從基礎到市場》計劃,將投入6.5億歐元,重點研究量子衛星、量子計算和測量技術等領域。
我國發展:量子通信居于世界領先水平,量子計算我們還是追趕者
2016月8月,我國成功發射世界上第一顆量子通信衛星“墨子號”;
2017年9月,成功開通世界首條2000公里量子保密通信干線“京滬干線”;
2018年,我國科學家為量子技術申請專利的數量是美國的兩倍多;
2020年2月,中科大潘建偉院士等團隊,成功實現相距50公里光纖存儲器間的量子糾纏,為邁向量子互聯網做出概念驗證;
2020年6月,中科大潘建偉院士等團隊,千公里級、無中繼、遠距離量子保密通信取得突破,向構建量子互聯網邁出重要一步。
對比下時間軸線,相信就能明白為何上文美國那么“緊張”。
目前,我國在量子通信方面走在全球前列,2019年我國量子通信市場規模達到425億元,經相關機構預測,2024年我國量子通信市場規模將達到912億元。
(2)量子計算:美國初步實現“量子霸權”,我國目前以理論研究為主
在量子計算賽道,谷歌、微軟、英特爾等歐美科技企業擁有先發優勢;我們還在追趕,主要以理論研究為主。據全球量子計算技術發明專利排行榜顯示:
①從國家層面來看:美國占比43%,已初步實現在量子計算領域的“量子霸權”;我國目前占比12%,位居第3,僅占美國的1/3不到。
②從公司層面來看:在100家入榜企業中,IBM、谷歌、微軟、英特爾等巨頭正在形成壟斷,IBM以554件專利位居第1,前5美國占據4家。
我國僅本源量子入選前20,其他企業都或多或少帶有中科院、國防科技大學以及國企平臺公司背景;這兩年,阿里巴巴、騰訊、百度和華為等科技企業也相繼出臺量子計算研究計劃,先后關注和加大量子計算領域投入。
2019年1月,IBM推出全球首個獨立商用量子計算機,命名為IBM Q System One,這是首臺可商用的量子處理器;
2019年10月,Google在Nature上發表論文表示,其用53個量子比特的超導量子芯片,耗時200s完成運算,當前超級計算機需要大約1萬年時間。
注:(a), (b) IBM 推出的全球首套商用量子計算機 IBM Q System One;(c), (d) Google 推出的 53 個量子比特的超導量子芯片。圖片來自昆侖策研究院。
據相關機構預測,量子計算市場到2035年將達到20億美元;若量子計算技術迭代速度超出預期,物理量子位的錯誤率這一瓶頸能夠克服,則2035年可突破 600億美元。尤其面臨5G時代來臨,對量子計算而言,更說得上是“如魚得水”,相應市場規模可能有望進一步得到增長:
5G時代,數據爆發增長速度將比以往更加猛烈。2020年,全球產生數據量將超過40ZB,相當于每個人產生5200GB數據;相關機構研究表示,這些數據中,約有40-50%左右數據(將超過16000EB)將被云提供商所“獲取”,約有30%左右數據(將超過12000EB)將具有大數據價值。
基于現有超級計算算力,在如此龐大的數據面前,數據量超出了內存和處理器的承載上限,人工智能將需要經歷非常漫長的訓練學習過程,甚至有可能無法實現的人工智能,這就必須依托量子計算來予以實現。
4
“量子通信”迎來“產業前夜”,更具產業化應用前景
圖:我國量子通信網絡建設情況
“上游元器件及設備”及“中游系統集成”是當前產業核心
來源:天下財經,招商證券
(1)上游:主要包括量子通信的元器件、光纖、終端,國內能夠提供核心設備的公司并不多,目前形成寡頭格局,主要有科大國盾量子、安徽問天量子、浙江九州量子等。
“國盾量子、問天量子、九州量子”三足鼎立,均源自中科大
5
量子通信雖處市場藍海,但產業化卻充滿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