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規劃工作的新環境、新模式和新實踐
2021-11-01
近兩年,我們承接的很多咨詢項目,無論是地方政府、園區管委會還是產業地產商,都把研究的焦點放在了產業策劃上,而且對產業方向和發展路徑是反復論證。
近兩年,我們承接的很多咨詢項目,無論是地方政府、園區管委會還是產業地產商,都把研究的焦點放在了產業策劃上,而且對產業方向和發展路徑是反復論證。這反映了大家對產業規劃越來越重視,更反映了產業發展的環境越來越復雜,對很多問題不容易達成共識。從東灘智庫近20年的產業規劃咨詢經歷看,伴隨著全球經濟的增長乏力和產業格局的深度變革,當前大多數地區的產業發展進入了迷茫期,招商的困境、競爭的困境、能耗的困境、招人的困境等等,讓地區產業發展很難找準方向。如何透過產業環境的迷霧,走出產業發展的迷茫,需要探索產業規劃的創新模式,下面我們圍繞新環境、新模式和新實踐做個探討。
1、新經濟浪潮
2000年以來,以顛覆性創新技術主導的新經濟浪潮席卷全球,中國成為新經濟的重要受益者和領導者之一。2016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必須培育壯大新動能,加快發展新經濟”,進一步吹響了新經濟的沖鋒號角,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特征的“四新經濟”呈現蓬勃發展態勢。從早期互聯網+的模式創新,到當前火熱的硬科技創業,催生了大量的新興產業機會。
新經濟主要呈現顛覆性創新、爆發式成長的特征,遵循創業-瞪羚-獨角獸的企業成長路徑,不同成長階段的企業有不同的布局傾向。比如研發創業企業,傾向于創新資源豐富、創新支持力度大的城市;成長階段企業追求提高市場占有率,傾向于有渠道帶動效應的城市;而成熟階段企業追求降低直接生產成本,其生產基地有明顯的下沉布局傾向。不同的城市可以根據其特質和優勢,布局相應的新興產業價值鏈。
2、碳中和戰略
2020年,中國政府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提出:“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碑斍?,碳中和戰略已成為全球性共識,其落地過程必將伴隨著全球能源結構、產業結構的深刻變革。從中國產業布局看,主要體現在其帶來的確定性產業新機遇和傳統產業轉型。
全球正圍繞碳中和戰略的落地,開啟一輪新技術和新產業的競賽。圍繞低碳和碳循環的各個環節,包括清潔能源、低碳燃料、碳減排、碳交易、碳資產管理、生態碳匯等,正在形成前景廣闊的產業新賽道。同時,碳中和也將促進包括能源、制造、科技、消費等眾多行業的價值鏈重構,很多傳統產業如汽車、航空、船舶、鋼鐵等,需要順應碳中和進行顛覆式變革。隨著碳中和的逐步推進,城市、園區、企業都將或多或少涉足到碳產業鏈運營中。
3、雙循環格局
從產業空間重構看,每一個城市、園區都在推動產業生態升級,圍繞核心城市的城市群和都市圈內產業騰挪,以及跨區域的產業流動和轉移,成為促進國內產業價值鏈構建的重要抓手,地區性價值鏈、圈層式創新產業體系將更加凸顯。同時,圍繞“一帶一路”構建跨國的地區性價值鏈,長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構建世界級產業集群,積極融入全球創新體系;沿邊開放地區將與邊貿國家形成跨國界的產業生態圈。
1、把握產業發展三大動力
產業規劃首先要研究市場客商從哪里來,在不斷變化的產業態勢中找到主要的產業機會。結合上面對新經濟浪潮、碳中和戰略、雙循環格局的分析,我們總結了產業轉化、產能擴張、產業升級三類產業機會,這三類產業機會是區域產業構建的三大動力。
三是產業升級,主要體現在現有產業的產品、技術和工藝創新,通過品質化、智慧化、低碳化等,實現產業的轉型升級。這在消費領域和生產領域都有非常多的成功案例,比如廚房食品、功能飲料、定制家居、小家電、智能化機械等,都存在巨大的國產替代市場和產業發展機會。
2、謀劃策劃規劃計劃“四劃合一”
區域產業規劃往往涉及5年以上乃至10年以上的時間,在這個迅速變化的時代,產業規劃設計必須實現戰略前瞻和戰術操作的統一,不僅要站在今天看未來,還要站在未來看今天,深刻把握城市群、城市、園區和產業的發展趨勢,追求戰略上的遠見和彈性包容,追求戰術上的可行和短期效應,以戰略遠見指引戰術操作,以戰術成果保障戰略藍圖。
因此,東灘智庫提出了謀劃+策劃+規劃+計劃“四劃合一”的產業規劃模式,將產業戰略謀劃、產業定位策劃、產業空間規劃與工作計劃制定結合起來,讓產業規劃更具前瞻性、創新性和操作性。
3、推進全流程的產業構建規劃
結合城市和園區已有產業資源情況,以及產業客商資源梳理,設計項目的產業導入策略,包括招商形勢分析、產業客商目錄、產業資源導入和重大項目建設等。在引擎項目導入方面,大力吸引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引進平臺型企業、大企業平臺化轉型、培育平臺型企業。
1、產業轉型升級
這仍是大部分城市和園區的廣泛需求,主要是依托原有產業基礎,捕捉產業新機遇,推動地區產業瘦身增高,走上創新驅動的產業升級之路。其關鍵在于找準產業升級的方向,在特定產業領域持續發力,實現新舊動能的根本性轉換。
案例鏈接:上海青浦區華新鎮產業規劃
東灘智庫立足長三角空間視野和產業需求,從“物流升級、科創突破、智造引領”三大維度出發,重新審視華新鎮的產業戰略,結合原有產業基礎和產業升級方向,重點探討了智慧物流產業集群、智能制造產業集群和都市服務產業集群(休閑旅游、都市快消品、健康服務、商貿服務)等產業定位、發展路徑和培育策略。
2、產業體系構建
這既適用于新建城市和園區,也適用于城市和園區的階段性產業價值重塑,旨在對地區未來產業發展進行頂層設計,提升戰略定位、細化產業體系、優化空間布局、策劃引擎項目、創新發展策略、健全保障措施,對上爭取政策,對內統一思想,對外整合資源。
案例鏈接:貴州雙龍航空港經濟區產業規劃
貴州雙龍航空港經濟區于2017年5月獲批國家級臨空經濟區示范區,作為貴陽四大經濟平臺之一,正在從“大開發”邁入“大產業”階段。其目標是以全省經濟為腹地發展新興樞紐型經濟,推動貴州國家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將貴州雙龍航空港經濟區打造成為“空港開放門戶、區域經濟樞紐”,成為臨空創新經濟引領區、國際供應鏈樞紐港、多彩貴州風景眼。
結合臨空產業的布局規律,我們按照“發揮特色優勢、融入區域發展、布局未來經濟”的發展理念,規劃構建了貴州雙龍航空港經濟區的復合產業體系:臨空核心產業(航空運輸服務、航空物流、航空制造),臨空高端制造業(新能源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醫藥制造、特色食品),臨空現代服務業(臨空總部經濟、臨空會展服務、科技創新服務、臨空商貿服務、臨空旅游服務)。
3、新興產業導入
這也是大部分城市和園區的廣泛需求,搶抓新興產業的發展機遇,實現新興產業的無中生有。除了以優厚政策吸引前期項目落地,還需要設計一整套的政策和措施,不斷鏈接和集聚新經濟的產業資源,實現從企業集聚到產業生態的構建。
案例鏈接:徐州空港經濟開發區產業規劃
2018年9月,徐州空港經開區正式批準為省級經濟開發區。借勢徐州機場擴建、徐宿淮鹽鐵路觀音站建設的契機,徐州空港經開區擬結合周邊鄉鎮發展,整體形成產城融合的空港新城,統籌布局產業和城市功能。
在導入策略上,以靈活的政策支持與合作模式,推行“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功能疊加,開放運營“設計、研發、制造”等共享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小批試制-中試生產-高精尖產品”一條龍服務,取得了不俗的產業成績。比如圍繞電子信息領域,建設電子潔凈廠房、檢測認證中心、工程師公寓、產業鄰里中心等,還提供廠房裝修、行政代辦、資金支持等多種服務,目前已引進華芯半導體、高格芯微電子、中航邁特、東玖光電、吉芯微電子、富港科技、港信光電等多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