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生物醫藥一體化到底有多難
2021-12-03
生物醫藥產業是長三角地區的拳頭產業,擁有比較完整的產業鏈,江浙滬生物醫藥企業上市公司集聚,上海張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蘇州工業園區在全國產業園區里面也是鶴立雞群。
雖然長三角生物醫藥產業基礎扎實、創新資源優勢明顯、政府支持力度大,但是在區域一體化進程中也存在要素協同效應不足和跨行政區域協同創新機制亟待加強等問題。
上海國資委在2019年即成立了長三角協同優勢產業基金,致力于推動長三角區域優勢產業發展。2021年5月長三角生物醫藥產業鏈聯盟在蘇州成立,吸引了65家單位入駐。但是各行政區在政策支持和高新企業認定等方面仍存在不一致、不兼容等現象。
自從國家把長三角一體化再次上升為國家戰略,如何切實加強長三角生物醫藥產業協同創新,從而全面提升長三角的國際競爭力就再度成為業界認真思考的問題。
今年5月27日,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辦公室揭牌。同時揭牌的還有長三角生物醫藥、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四個產業鏈聯盟揭牌儀式。在上海市經信委主任吳金城看來,長三角這四個產業聯盟的成立預示著一個跨區域的新的組織模式形成,將推動這四大產業鏈的補鏈、強鏈、固鏈。
長三角一體化走到深處,最終還是體現在產業經濟發展一體化方面。長三角地區不是競爭關系,是合作關系。很多科技創新和發現都不是單一團隊或者單一地區完成的,需要更多跨學科、跨地區的團隊。
例如,張江已經集聚了一大批生物醫藥研發機構,就可以有效地和長三角三省一市的生物醫藥伙伴協同發展。如今上海張江藥谷已經聚集了1300多家創新型企業,獲批上市的新藥數量全國第一;后起之秀蘇州BioBAY生物園區聚集了430多家創新型企業,發展勢頭強勁。
上海與蘇州,這兩個城市在生物醫藥領域的競合關系頗具看點。
經過近30年發展,張江生物醫藥產業群已經成型,吸引了羅氏、諾華、輝瑞、阿斯利康等10多家跨國醫藥研發中心,聚集了中科院上海藥物所、國家新藥篩選中心、國家新藥安全評價中心等一批國家級科研機構,匯聚了上海中醫藥大學、復旦大學醫學院等高校,培育了中信國健、微創醫療、睿星基因、艾力斯醫藥、復旦張江等一大批明星企業,并有羅氏制藥、勃林格殷格翰、葛蘭素史克等大型生產企業以及300余家研發型科技中小企業、40余家CRO企業落戶,形成了國內最為完善的生物醫藥創新網絡。
當上海張江藥谷進入成熟期,蘇州BioBAY開始靠差異化競爭和專業化服務后來居上。上海是大型知名藥企首選之地,蘇州則是全面支持創新型中小藥企。有的藥企出于成本考慮,會把生產基地從上海遷到蘇州。有的藥企出于國際交流方便,會把公司總部從蘇州遷往上海。這兩個城市在生物醫藥領域“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堪稱長三角產業合作的典范。
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長三角三省一市安排省市級財政科研資金超過2億元用于聯合攻關,帶動社會投入超過10億元。長三角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已集聚重大科學裝置22個、科學儀器35551臺(套)。長三角已經成為中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密度最高的區域之一。
經過多年發展,長三角生物醫藥產業已經進入規模擴張和產業化高峰期,處于創新優勢轉化的關鍵階段,必須直面亟待突破的瓶頸。
夯實長三角協同創新體系。長三角各地生物醫藥產業具有很強的互補性。上海應發揮龍頭作用,主動開展跨區域合作,實現項目、管理和服務輸出。江蘇醫藥研發及產業化用地充足,上海可與南京、蘇州等地合作開發園區、共建新藥制劑生產基地等。浙江臺州等地以化學藥物生產為主,上??稍诨瘜W藥產業化方面與浙江開展合作。
建設長三角生物醫藥創新中心,發揮對整個行業統領協調的作用。聚焦新藥、創新醫療器械基礎研究與源頭創新,充分發揮長三角一體化產業基金的引導作用,支持中介組織在研發成果轉化中發揮積極作用。
主動謀劃建立以上海為核心的長三角VIC新藥孵化模式。VIC(風險資本+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公司+委托研究機構)模式是張江藥谷在國內率先實施的。這個模式可以大大提高新藥研發效率及成功率,降低投資風險。建立評價體系,加大對已經具備新藥研發能力的IPC、CRO公司的支持力度,促進其轉型升級。
在長三角統一實施醫療器械注冊人、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實現監管程序、檢查結果、標準手續三統一,形成協同監管。深入推進實施醫療器械注冊人和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探索異地監管模式。張江藥谷早在2011年即啟動了“先行試點藥品上市許可人制度研究”。這項制度可以從源頭上抑制制藥企業低水平重復建設,提高新藥研發積極性。上海除了加快本地產業化基地建設外,應積極推動與周邊地區藥品生產企業進行委托生產。
建立長三角地區產業園區協調新機制。長三角各產業園區之間應建立協同聯動,營造良好的區域產業創新生態。探索建立長三角生物醫藥產業利益共享機制和生態補償機制。
文章結尾注明非原創文章,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