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政府招商人員的感嘆:長三角的企業為何北方挖不走?
2021-12-15
招商引資是地方政府發展經濟的頭等大事。但就北方部分地區而言,為何興師動眾大搞招商背后,仍難以挖動發達地區的“金鳳凰”?本文為一位北方政府招商人員赴長三角地區考察招商引資的所見所感,真實呈現南北兩地產業發展環境、招商引資政策、營商環境建設等現狀,其中真相與差距值得深思。
以下文章來源于秦朔朋友圈 ,作者四方君
作者:四方君
來源: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
要素價格市場決定、要素配置市場化,是市場經濟的本質要求,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國轟轟烈烈的改革開放史是一部不斷破除阻礙要素自由流動機制的歷史。
當下的中國,生產要素大致是可以自由流動的。勞動力可以四處打工,企業可以自由遷徙,發達的通訊和交通儼然已把世界弄平。
蘇州,常住人口1274.83萬,戶籍人口744.3萬,考慮到戶籍人口也有外出者,蘇州的外來人口不止兩者之差的530.53萬。
外地人來蘇州創業、就業,是因為這里機會更多、收入更高。
同樣的,改革開放之初,一些臺資企業搬遷到大陸的長三角,是因為這里的土地、勞動力等要素價格相對低廉;現在,一些制造業企業搬遷到越南等地,同樣也是因為那里的要素價格便宜。
既然要素可以自由流動,我在想一個問題,為什么北方各地政府那么拼命地招商引資,還是難以挖動發達地區的好企業呢?
這個問題是筆者這幾天來到長三角地區的一些園區和企業走訪調研時想到的。
筆者是北方人,之前在南方工作過,現在在北方家鄉工作,回去之前幻想家鄉體制內的工作會比較輕松安逸,回去了才發現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
這邊政府的招商引資壓力很大,市政府對區縣政府的考核周期很短,三個月一考核一排名,短時間內就得有成效,考核方面包括:招的項目大不大、多不多,服務得好不好等等。
尤其是這幾年南北經濟差距有拉大趨勢,北方愈加急了,壓力也愈加重了。
所以在長三角調研時,每當我了解到企業存在一些困難時,我都會飽含期待地問上一句:沒考慮搬遷到我們北方地區嗎?
但每次答案都讓我失望。
昆山有一家勞動力密集型的大型企業,是個上市公司,常年用工在五六萬人的樣子,企業負責人跟我抱怨說,企業的用工很困難,招人難,流動性大。
因為需要大量的年輕人進入流水線工作,所以招聘都是找合作的人力資源公司去完成,每年光給他們的費用就要一個億,比交給政府的稅收還要多。
聊到用工成本,這位負責人說,員工的平均月薪要6000元左右,一般干完三個月,負責把他們招來的人力資源公司就會給他們每人返還1.2萬元,這樣相當于月薪1萬元,而且是在包吃住的情況下。
他們拿到這筆錢就辭職,然后人力資源公司會帶他們去另一個大廠,一起“薅羊毛”。
訂單多、招工難的大背景下,這就是市場行情,企業根本沒有反制的招。
另外,由于訂單一直在增長,他們的企業還需要擴大產能、擴建廠區,但受限于當地的土地指標,擴建有障礙。
我趁機問,為什么你們不去北方擴建呢?那邊招商引資的力度很大,給錢給地、代建廠房,你們拎包入住就行了,當地還有豐富的勞動力。
對方說,客戶不允許啊,工程師也不愿意去。
隨即她解釋:客戶在上海,需要隨時去工廠查看生產進度、進行抽檢等。我們在這邊的話,研發的樣品送檢也很方便,如果在北方設廠,來回時間很長,很耽誤事。我們這邊的研發工程師是需要盯生產線的,有問題隨時整改。
這家企業很多高管和工程師,居住在上海,工作在昆山。每天開車上下班一個來小時,他們是可以接受的。
后來他們在吳中區設了一個廠區,一位高管就辭職了,因為對他來說,還要增加半個小時的車程。
她反問:這種情況下,我們還怎么去北方發展?
無錫一位做產業園區運營的朋友跟她的回答是異曲同工的,他說,“產業鏈在這里,工程師在這里,好企業怎么會去北方呢?”
另外,這次調研也讓我消除了自己認知上的一個誤區。
我一直以為北方的土地便宜,南方的土地貴。真沒想到工業用地的政府出讓價格差不多。
我們這邊四線小城市的工業用地20來萬一畝,可我這次調研地區的工業用地價格大約也是22.5萬一畝。
不過他們的市場價是一百七八十萬一畝,而我們的市場價要低于20萬。
他們在招商引資時是“甲方爸爸”,給他們精挑細選的招引企業土地指標,就是最大的優惠政策。
你想啊,一畝地相當于凈賺了一百五六十萬,而我們這邊即使土地白送,也不過20萬。
利益驅動,我們也驅動不過他們。
更何況,北方的一些利益承諾也可能僅停留在承諾層面。調研中,我常常聽到關于北方地區一些政府失信的真實案例。
一位做企業的朋友跟我講,他在北方兩個城市的項目出現了爛尾,都推不下去了,一個是因為當地政府換屆,領導班子基本都換了,新官不理舊賬;另一個項目還是財政部入庫的PPP項目,有中央領導還去視察過該項目,據此他以為板上釘釘沒問題的,沒成想還是收不回工程款。
企業家都是有圈子的,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這種事出現個幾起,整個地區的營商形象都被破壞了。
這次調研有一個科技創業項目讓我印象深刻,創始人是一對海歸博士夫妻,他們手里有獨家技術,想做點事情出來,隨口問給他們家做裝修的老板去哪里找個辦公場所,裝修老板推薦了當地的產業園區,他們就去注冊了,招商局的工作人員發現之后立馬靠上服務,給協調人才獎金、協調廠房。
一同參加調研的北方朋友說,這種自下而上推的項目,在北方很難。他作為基層工作人員,給當地政府介紹過一個海外院士的創業項目,根本推不上去,被他自己的領導就擋下來了,領導連去考察看看都不去看。
給出的理由有兩條:第一,這個團隊帶頭人只是海外的院士,不是本土的院士,含金量不夠;第二,這個項目來了需要我們出錢,可我們哪有錢???
乖乖,朋友說,當地政府領導招引的那些項目含金量根本不如這個,無論是人才層次,還是科技含量,落地同樣需要資金,可領導招引的項目就能被扶持落地,為什么呢?無他,招引的人不同而已。
碰壁幾次之后,看透了一切的他,再也沒有熱心地去尋找招商線索了。
在北方工作,我也參與了一些服務招商引資企業的工作,比如為他們代建廠房、代買設備,租金免除,有能力時可以隨時回購;與他們成立合資公司,他們出個無形的技術、知識產權即可控股,我們出現金占小股,合資公司若有盈利,我們需要配合立即低價退出,若有風險,我們要一力承擔。
諸如此類的“不平等條約”我參與簽了不少,誰讓我們“求賢若渴”呢?但一味的“委曲求全”換來的只是“劣幣驅逐良幣”的后果。
好企業,南方不放,人家也不來;效益差的企業,在南方市場經濟條件下生存不下去了,轉換陣地去北方依靠政府的扶持看看能不能延續生存。
在市場競爭中壯大的企業,越成長,競爭力越強;依靠政策扶持的企業,只會變成“巨嬰”。
事實也確實如此,我們重金扶持的招商引資企業,并沒有帶來我們期待的稅收和就業,反而還在一味地要求我們的注資和各種補貼,我們本來入不敷出的財政收入今年還會下滑,這是一個惡循環。
這次長三角調研之行,讓我愈加不安,長此以往,我們北方地區的出路何在?未來何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