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區”這一概念在近幾年被人熟知,隨著世界經濟體系以及競爭方式,從以生產有形商品為中心轉變為以創新和知識為中心,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注重創新區的建設,把創新區作為驅動經濟發展的關鍵戰略。


那么,究竟什么是創新區呢?

創新區是指那些匯聚領先的研發機構、企業集群以及初創企業、企業孵化器和加速器的地理區域。這些創新區空間緊湊、交通便利、通信網絡順暢,并提供辦公樓宇、商業公寓、居民住宅、零售中心等配套設施。創新區強有力地推動創新、促進經濟包容性、可持續性增長的潛力。



創新區的規模可大可小,但創新區的本質是網絡:

這里有各種規模的企業和教育機構,有草根創業公司和學校醫院等,它的開發是混合的,這里適合步行、騎自行車,交通非常便捷,金融系統也很發達 - 而且所有這些都彼此連接,或強或弱,形成了一個區域的協助網絡。


那,究竟如何打造一個創新區呢?

這里我們分享9大策略:



構建多個核心錨點

促進增長,增強韌性



成功的創新區的一個特性就是高密度多元。創新區里需要有不同行業不同大小的研究機構,跨國公司、服務公司以及創業公司,組成一個多節點,網絡化的創新生態。


如果創新區里僅僅有一個大型機構,那么,它與有很多中小型企業、初創公司高密度聚集的創新區相比,往往缺乏創新活力;因為成熟的大企業它更傾向于保守策略 - 即在三模型里面的“效率經濟模型”(點擊下圖閱讀三模型),長期來看并不利于創新。

但是,如果以區域以初創企業為主,那它往往缺乏資金以及平臺聯盟。營造多元多核的創新生態,需要通過更高層次的政策及協同來催化解決的。




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活力包容、可負擔



為了吸引和保留最好的人才,成功的創新區越來越多地利用“工作,生活,娛樂”的活力混合用地模式,而不是割裂的粗暴分區模式。

混合功能提升了效率,效率提升主要來源于人與人之間非正式交流的碰撞率。

碰撞率即人才之間的互動,特別是對于合作、成長、學習、獲得靈感等等來說,交流互動都是非常重要的。


為了提升碰撞率,要注重打造社交的第三空間,因為社交場所往往集中在很少數的幾個熱點地區,這些熱點將創造出大部分的創新想法。


另外,要記住,高房價不是優勢而是劣勢。

當空間的租金高企,生活成本高企之后,這必然會影響到初創企業的可負擔性。而波士頓海港新區的案例,就值得我們學習。





利用人才優勢

靠近大學、研究所等教育機構



創新區需要吸引知識階層。

大學是知識與創新的源頭,是產生創新的直接源泉。


大學院校培養了大量的技術嫻熟的渠道、臨近創新區的專業人才;而且企業與博士生、碩士生合作推進研究,是帶動區域發展的核心方面,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學在發展和支持初創企業方面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因為學生天然地更能承擔風險,他們更愿意參與新的初創企業的發展,這是推動地方經濟和創造就業機會。


創新區可以利用“大學連接”的方式:

1.有機聯系:大學院校、研究所就位于創新區內/附近,依靠教育機構開展活動,產學研的交流協作有機地建立起來。

2.戰略聯系:雖然沒有直接的研究院所,但該創新區內通過打造空間,比如共享空間、孵化器,或科學裝置等等,吸引產學研在這里發生互動與碰撞。

3.有針對性的合作伙伴關系:吸引大學在創新區建分校。






投資交通和ICT等基礎設施



創新區需要高效率的交通與ICT系統。

當下,產業鏈對于時間非常敏感,產品從研發到樣品到測試再到推向市場,周期要求越來越高,各方高度聯系和快速協作。


特斯拉為什么在臨港,一個原因就是特斯拉需要在4小時內能聚集起相對完整的新能源汽車配套供應商的,不難想象,背后依靠的是強大的交通基礎設施。

與ICT相關的基礎設施也是關鍵,以前的制造業是標準化的,未來的制造業是個性化的,未來沒有純制造業,也沒有純服務業,服務業和制造業未來一定是結合的,在創新區的打造中,一定要看是否打通了新金融、新技術、新數據。





建立有效的治理與領導模式



創新區的營造是一項長期工程,對于資金的要求非常大,從前期的建設到后期的運營,都需要大量的現金流。

為了使長期經濟和社會利益最大化,必須要有一個了解當地的文化、歷史的領導班子,有容忍反復嘗試的迂回過程的文化,必須要有長遠的策略,以及一批耐心的資金。




為創新區創建總體規劃

但保留一定的彈性



創新是高度不確定的,創新區的空間也應具備對環境靈活的應變性——即保持對未來文化、科學與技術領域變遷的復雜性與不確定性具備因應的能力,隨時滿足城市更新活動的空間新形態、新單元需求。


蘇州工業園區的規劃在極強的執行力之外也注意留有余地,保有一定的彈性。例如,在土地利用上,規劃安排了大量的預留地,以便用于目前不可預見的用途;在道路交通方面,預留了將來發展輕軌交通的用地,在主干道交叉口預留了將來建設立交的余地等措施。


 



通過策劃

促進生態互連



創新區僅僅有了創新要素還不夠,更重要的是要素彼此的互連互通。

但連接并不是自熱而然就發生的,它需要精心的策劃!

發展經驗表明,不同產業聚集區在科技創新和科技產業發展績效上大相徑庭,往往是在這連接水平上的差距導致的。當然,連接的形式、連接的空間無窮無盡,根據本地社區的特點,挖掘連接的形態與模式,進而促進人與人、公司與公司之間的連接,最終打造一個有競爭力的創新社區。




吸引明星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討論了促進世界級的生物醫藥產業聚集的“秘密配方”。其配方從最初的推動力來講,是學術明星。

當一個明星加入后,其實加入的不單單只是ta一個人,同時是ta背后的整個網絡。而越是有知識壁壘的行業,越是“一種相當特殊知識經濟”,越是遵從“人才吸引人才”的定律。


一旦一個創新區吸引了一定數量的創新人才和公司,它的經濟就會變得對其他創新工人和公司更有吸引力。



營造獨特的品牌



獨特的品牌是當地文化的外顯。

有品牌的創新區會讓人更有歸屬感,從而讓人們更緊密地聚集在一起,提升信任,降低合作成本。

同時,獨特的品牌也更容易創建出顏值更高的場景更讓人印象深刻,從而帶來“美麗溢價”。


圣地亞哥為了進一步打造品牌影響力,講述創新文化等故事,他們組建了一個由60個組織組成的品牌聯盟,其中包括高通這樣的大公司,在全球媒體上露面,積極構建自己的創新區品牌。


注:非原創文章,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