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利暴跌!園區未來該怎么做?
2022-09-16
產業園區對區域經濟發展、產業升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在高科技產業突破創新的當下,各城市區域對產業園區的政策扶持及發展要求也不斷提升。
產業園區對區域經濟發展、產業升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在高科技產業突破創新的當下,各城市區域對產業園區的政策扶持及發展要求也不斷提升。因此,近幾年不斷涌現房地產轉型產業園區、產業方轉戰產業園區的情況,甚至連基金方都開始下場做產業園區建設運營。打著“發展產業”的旗號,產業園區一夜之間彷佛成了一個“政治正確”的行業。掀開這席華袍,產業園區行業的真實發展狀態是什么樣的,頭部玩家都在往哪個方向發展,這更值得大家冷靜思考。
華袍下的利潤“陷阱”
數據為事實說話。產業園區行業的發展變革以及深刻影響,都藏在跳動的數據當中。以“方升100”為研究樣本,2021年產業園區行業總營收為10516.75億元,較上年增長6.50%,增速有所放緩。年度實現營收正增長的運營商占比85%,營收負增長的運營商僅占比15%,表明在市場競爭下,絕大多數企業仍處于正向增長階段,整體行業規模進一步擴大。但值得注意的是,從近5年的數據來看,產業園區的盈利性發生很大變化,2021行業凈利潤為477.24億元,較上年大幅下降57.36%。增速放緩,利潤銳減,這或許是2021年產業園區數據最直接的反映,但綜合5年來看,行業的凈資產收益率一直在波動下行,尤其2021年從4.07%降至1.81%,幾乎“腰斬”。行業的盈利性直線下降成為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產業園區到底還賺錢嗎”成為園區運營商接下來必須要面對的一個很直接的問題。細分來看,2021年凈利潤出現大幅下滑或虧損的企業,多數為房企轉型或有涉房業務的企業。尤其華夏幸福等公司的凈利潤將為負值,對整體數據影響較大。
由此可見,在”三道紅線“、“供地兩集中”等多道嚴控政策之下,房地產行業顯然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而這種壓力順著部分開發商的綜合性業務,從數據上一定程度影響了產業園區行業的業績表現。營收增速放緩,是對發展的一種考驗。前幾年產業園區的紛紛外拓擴張,以行業巨擘的暴雷折戟告一段落,園區運營商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產業是無法復制的,而園區的管理半徑也是有限的,大規模復制的不可持續性下,市場規模的擴張只能徐徐圖之。盈利能力腰斬,是發展階段的一個信號。除了房地產的下行影響之外,大量競爭者的涌入會讓行業原本的利潤率“攤薄”,園區運營商之間的“內卷”競爭也在不斷加大賺錢的難度。在激烈競爭之下,深耕區域發展、深耕產業運營才是未來穩健發展,甚至彎道超車的關鍵。
細分賽道發展機遇
多重壓力之下,園區運營不得不打破原有思維,發展新賽道,不斷磨礪自身實力。無論是發展受限的,還是業績堅挺的公司,都有一個共同的戰略選擇,那就是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從分業務數據來看,2021年營收結構變化有兩個點值得關注,一是當年住宅銷售和產業載體銷售波動上行,持續火熱,“賣房、賣載體”依然是對營收最為行之有效的途徑,園區租賃和物業費收入較上年變化不大,從結果來看疫情并沒有對園區業績產生較大影響。另外一個是更多的運營商將賽道布局甚至轉入二級開發,近5年來土地開發和土地租賃的業務收入持續下降,而二級開發的多項細分業務在不斷被發掘,盈利模式也呈多樣化發展。細分賽道之下,行業頭部企業也在不斷發力,尋找機遇。在2021年的業績發布會上,招商蛇口董事長許永軍表示,“面對行業的新舊模式轉換階段,戰略制定非常重要。未來,提升運營能力、培養利潤增長第二曲線,是招商蛇口發展的主要方向。”同時招商蛇口將重點往輕資產、經營、差異化三大方向轉型發展,為行業打開了發展的新模式。華夏幸福在經歷了諸多變故后,在2022年宣布全面轉型成為產業新城服務商,以“服務實體企業,發展縣域經濟”為新使命。從“產業新城運營商”轉型為“產業新城服務商”,兩個字之差,背后卻是由“重”到“輕”的全面轉向,亦是命運的又一次重要抉擇。而聯東集團在2021年發布了全新的戰略轉型,即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服務科技集團”,在這一目標下,聯東集團一口氣投資了5家風投旗下基金,借此展開產業布局與企業服務全面合作,產業投資成為新的發力點。同時中南高科在2021年也提出了從“產業園運營商”向“產業運營商”轉變的升級戰略,圍繞服務專精特新和現代制造業,從單一的園區建設招商,轉變為園區建設招商、自持資產經營、產業運營服務、輕資產、產業投資五大業務單元,強調做園區和企業終身運營服務商。產業園區的發展模式離不開土地資源和載體支撐,但由于投資大、回報周期長,園區運營商也在地產租售之外尋找到新的業務增長點和盈利空間,改變單一的業務結構,因此也不斷衍生了輕資產運營、產業投資等細分賽道,其中不乏機遇。不破,不立。這一年的確經歷了慘烈的“洗禮”,整個行業似乎也越來越“卷”,但同時產業園區也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新格局,雖然發展增速放緩,但政策支持與市場需求依然堅挺,舊的模式窮途末路,以銷售為主的發展模式漸漸走入死胡同,而新的秩序正在重建。園區的專業化發展有了更加明確的方向,真正有運營能力的操盤者將掌握越來越多的話語權。洗禮之后,必是新生。園區運營的大幕已經拉開,頭部企業紛紛入場,探索運營模式的多樣化發展,玩家們都要盡快跟上節奏,建立屬于自己的護城河,深耕運營這張王牌,甚至在產業運營、資產運營等細分賽道都會釋放更多的發展機遇。
文章來源:方升研究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