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日趨同質化的競爭,各地政府及園區紛紛創新招商與運營模式,力求獲得差異化的競爭優勢。資本招商已經成為各地政府開展招商引資、助推新興產業、促進經濟轉型、加快產業轉移步伐的重要措施。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發揮產業投資基金引導作用,加大融資擔保和風險補償力度”,為“十四五”期間政府高水平推進資本招商“定標引航”。

相對于傳統的招商方式,資本招商最大優勢就是精準和高效。通過發揮政府主導資金的作用開展資本招商,一方面解決了企業發展面臨的融資困境,另一方面解決了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的難點。

那,什么是資本招商?

概括來說就是地方政府或園區運營者利用金融手段主動出擊,以投資手段篩選引進優質項目落戶當地。通俗解釋就是利用產業基金購買企業的股權,進而撬動企業投資,以投行的方式培育產業。

可見,資本招商極大提高了地方政府與園區招商的能動性。

資本招商的金融手段有創業孵化基金、融資租賃、產業投資基金、產業引導基金、人才扶持基金、知識產權融資、PPP基金、并購基金、供應鏈金融、以投代補、平臺公司增信、內保外貸、投貸聯動等等。

各地因地制宜探索資本招商新模式,在基金運營管理、組織形式等方面各有側重,涌現出不少新方法、新經驗。今天我們淺談一下資本招商熱門城市深圳、合肥、上海的招商方式及案例。


    Part.01


深圳

注重把控投資時機


深圳百億的天使母基金配套園區,注重把控投資時機,選擇在大型企業陷入流動性危機或經營低谷的關鍵節點下注介入,進而通過議價實現抄底紓困,順勢實現產業精準導入產業項目。以科技園區為依托拓展產業發展空間、強化產業承載力,推動落地企業提質升級。

關鍵點“把控投資時機”的根本邏輯在于:在打造完整產業鏈、營造產業生態圈的目標下,借助各類基金組合投資后,一方面個別落地項目即便出現偶發性經營困難,也能夠為當地創造GDP和就業,同時能夠有效分散某個具體項目的投資風險,確保國資安全。

深圳目前基本形成以基礎設施公共事業為主體、以金融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兩翼的“一體兩翼”國有資本格局,形成可供借鑒的“深圳模式”。

深圳模式在推動產業投資過程中注重投資形式的市場化,即投資機構的共同參與。

核心就是“園區+創投”,即以科技園區為依托,以科技金融為紐帶,通過前期租金、資金和技術入股等具體方式提供資金支持、分享產業發展紅利。

深圳在2018年設立了全國首支天使投資引導基金,100%投資種子期、初創期企業孵化發展項目,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效率。市委書記王偉中曾在央視財經頻道《對話》欄目中明確表示:“市里面最高會承擔一個子基金投下去一個具體項目的40%的風險,就是‘劣后’能夠承擔40%?!?/em>

截至2021年,該基金已累計撬動社會資金超過100億元人民幣,投資了567家高科技企業,培育出54家估值超1億美元的企業。

據統計,在科技金融方面,深圳著力打造涵蓋天使孵化、創業投資、融資擔保、上市培育、并購重組等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

通過混合所有制的“基金群”,有效撬動社會資本服務產業和城市發展,累計為超過6.7萬家中小微企業,提供超過1萬億元的融資支持。

通過國資與創新型科技企業之間的合作機制,深圳控股一批中小微創新型科技企業,在生物產業、人工智能、文化創意等領域和未來產業方面,逐漸形成深圳發展新優勢。

2020年深圳市屬國企總資產4.11萬億元,共擁有34家上市公司,全年實現營收7956億元。到2022年深圳市屬國企的總資產將超4.5萬億元,凈資產收益率保持在全國前列。


     Part.02


合肥

中國最牛風險投資機構



2008年,合肥戰勝武漢、深圳等地,拿下京東方(000725)第6代TFT-LCD(液晶面板)生產線。

當時,合肥在傾注全力打造“家電之都”,全市家電產業在2008年完成產值300億元,產量突破2200萬臺。但這個數據與同為競爭對手的青島和順德相比,差距不大。若能引進京東方這樣一個上游龍頭企業,不僅能提升合肥的產業能級,還吸引更多家電企業落戶。

于是,合肥展現出了頗大的投資氣魄。根據投資框架協議,京東方6代線總投資達到175億元人民幣,在當年合肥市財政收入僅為301億元的情況下,合肥除了籌集60-90億元的資本金外、又另與京東方一起申請國開行85億元的銀團貸款!

這個操作看起來投資風險極大,但絕非逞匹夫之勇,這是在評估京東對合肥家電產業極大的推進作用及京東方的國資背景可以降低投資風險的情況下做出的大膽決定。

而當年發改委審批通過的三個液晶面板項目,就包含京東方合肥的6代線。如今,當張家港決議廢棄不做,上廣電由于重組而沒有下文的時候,合肥京東方卻一路披荊斬棘,蒸蒸日上。合肥市政府也被外界戲稱為“中國最牛風險投資機構”。

在實踐中,安徽合肥堅持“以投帶引”,依托三大國資平臺,圍繞投資全鏈條打造“引進團隊—國資引領—項目落地—股權退出—循環發展”閉環。

在項目前期,審慎盡職調查,通過理性決策降低投資風險;中期,投資并引入上市公司募投項目,推動項目落地,拓展產業配套服務;在項目成熟運轉后,遵循“不謀求控股權,產業向好發展后及時退出,再投入到下一個項目”的基本路徑,設計了完善的國資退出機制。

例如京東方項目在完成8.5代線項目建設后,合肥國資通過二級市場減持完成投資退出,為新的投資積累資金,實現良性循環

2010—2020年,合肥GDP規模從2700億元增至萬億元,全國排名升至20位,成為當年最強黑馬。合肥引入并培育了新型顯示器件、半導體和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集群,實現十年“換道超車”。

總結合肥資本招商基本路徑可概括為:以尊重市場規則和產業發展規律為前提,以資本紐帶、股權紐帶作為突破口和切入點,政府通過財政資金增資或國企戰略重組整合打造國資平臺,再推動國資平臺探索以“管資本”為主的改革,通過直接投資或組建參與各類投資基金,帶動社會資本服務于地方招商引資,形成產業培育合力。

2015年3月,合肥市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成立。產投集團圍繞國家、省市戰略部署,立足合肥市產業發展全局,秉持國企擔當、踐行改革使命,洞察行業趨勢,緊隨國家戰略,打造專業化、市場化、價值化的產業賦能型投資平臺。

例如,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崛起,逐漸成長為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產投集團結合合肥產業優勢,先后布局了集成電路、生物與健康、信息技術、綠色環保等領域,打造了系列重點項目。

察勢者智,馭勢者贏。

這些經驗與探索為其他地方政府高水平推進資本招商帶來新思路。


     Part.03


張江高科

打造聯合創投體系


張江高科作為園區平臺公司,最初也是將地產開發作為自己的主要業務,但隨著土地存量持續下降,傳統“賣地”為主的運營模式出現危機。于是在2006年張江高科提出了“一體兩翼”戰略。以開發運營、服務集成和產業投資為三大主線,在出售租賃物業的同時,開始直投園區內的優秀企業。

在初期企業直投取得重大成功后,張江高科在2014年順勢提出“科技投行”戰略,以“新三商”作為新的運營模式全面擁抱產業投資,致力于產業投資,開拓新的盈利增長點。

作為產業投資商,最重要的是基金募集能力和產業投資能力。為此,張江集合了元禾辰坤、紫荊資本、江蘇高投、湖北高投、大唐元一等眾多基金股權投資平臺,成立了張江科投這一高科技投資戰略實施主體,從而實現快速向社會募集資本、挖掘高質量具有潛力的項目并進行投資。

張江科投通過建立不同成長期階段企業所需的多元、多級投融資服務體系、創投平臺和產業基金等,同時積極借助銀行、證券、保險、天使投資、風險投資、股權投資等科技金融機構,打造聯合創投體系。

政府及張江集團下所屬不同的創投公司各司其職,覆蓋種子輪、天使輪、A輪、B輪到pre-IPO等全投資路徑,通過自己的孵化器和體系外的社會資本共同篩選,并且長期跟蹤園區內主導產業龍頭企業。最終這些企業被并購或IPO后,張江再通過派息分紅等方式獲得收益。

為國有企業的堅持,張江高科的投資風險偏好較為保守:通過嚴格的企業篩選條件以及低風險投資方式來控制風險,通過完善的投后服務體系幫助企業加速發展,在獲取高溢價后退出投資,最終形成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投資生態。

新三商的關系也存在風險偏好保守的特征,張江高科一定要做創新服務的重要原因是園區服務雖然不能直接提供利潤,卻能幫助企業提高溢價,進而間接提升投資收益,另外由于產業投資收益受企業業績影響會有所浮動,物業出售以及租賃業務作為主營業務可以提供較好的抗風險能力。

目前,張江高科已形成了“投資一批、股改一批、上市一批、退出一批、儲備一批”的良性滾動格局。

隨著張江高科不斷加大投資力度,張江高科的投資收益不斷提升,2019年投資收益首次超越主營業務收益,成功完成向“科技投行”的轉型。


    Part.04


浙江

股權投資基金模式


另有一些浙江的的基金+招商案例,多為比較成功。

浙江的模式加大股權投資基金培育力度,圍繞三大科創高地建設目標,加大源頭培育力度,推動資本市場服務端口前移。

與此同時,充分發揮政府產業基金引導作用,撬動天使基金、風險投資基金等社會資本參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生命健康、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等產業股改培育。

另外引導各類股權投資基金投向人工智能等未來產業企業。開展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試點,引進境外資本參與優質企業培育。發揮股權投資基金項目、人才和資金等優勢,提升企業現代性。


Part.結語


資本招商能夠以少量財政資金撬動金融和社會資本,擴大基金對項目投入的規模和力度,起到產業引導和培育作用,精準觸達優質項目,高效招引目標企業落地。

雖然資本招商優點明顯,然最終招商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地方招商引資機制的決策運營效率。地方政府應用好用足國資規模優勢,深化國有資本投資運營綜合改革,構建專業運作體系,充分發揮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在地方招商引資中的引領作用。

而大家熟知的成功案例很多具備“幸存者效應”,我們仍需關注投資失敗的城市,需要吸取的經驗教訓,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文章來源:方升研究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